本系列文由友人雅莫(別名:沈默之陶俑 ) 撰寫。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是在逛街時買下的一本書,是基於一份對於老師所介紹的好奇心。最初並不是要選擇這本書來寫讀書心得報告,是要當睡前書來閱讀了。


圖片引自《潛水鐘與蝴蝶

 


‧ ‧ ‧ ‧
希 望 與 絕 望‧ ‧ ‧

鮑比的內心世界



 


 

  我直覺的認為薄薄的這一本書僅一百多頁能有多少感觸、心得。但看完後心中有許多無法言欲的情緒再不斷翻騰著,纏綿的文字在腦海中部停的迴旋。一個個用生命雕成的文字,一一的向心靈的深處撞擊,每一篇總讓我沈思許久。另外,本書的封面是流水,帶給人舒暢的感覺,但也象徵著生命的活力與不斷的流逝。 


  《潛水鐘與蝴蝶》讓我想起了我過逝已久的祖父,在他踏上死亡之途的前幾年也是在病床上度過最後的餘生。爺爺靠著進步的醫療技術苟延殘喘的活著,不能言語、行動。看著自己的孩子、孫子如何的對待他。雖然醫療技術十分的進步但醫療費的開支是相當的驚人的。我們家族不像鮑比一樣的富有,現實環境下的醫療費問題、爺爺的財產問題及照顧問題,親情與金錢的糾葛不清下,當時國中的我,雖父母不曾透露出什麼,但流竄在父親與其兄弟姊妹間的不協調氣氛我感受的到。這段時間家族的分崩離析,我想躺在病床上的祖父也是相當的清楚。


  我將本書共分親情、朋友二大部分對鮑比的影響。不過最主要討論的是他在中風後心境的轉變,內心的掙扎及轉變,對未來的希望與絕望。鮑比在中風之後,大部分與外界接觸的感官都被剝奪走了,只剩下思考的能力、一隻還能對外觀察的眼睛及未聾的耳朵。相對的在僅剩下能正常運作的器官就更加的靈敏了。鮑比常會因為一點小聲音而感到無法忍受,因為在他聽來像是一架飛機轟隆隆的在他附近準備起飛。他也常常在夜深人靜時,聽到有許多蝴蝶在他耳朵旁拍翅的聲音,是愈來愈多,愈來愈大聲。


  鮑比最後還是沒有脫離他的潛水鐘,在本書出版後的第二天就過世了。在我看來,說是病情惡化的原因,不如說是他的心願已了,支撐他努力活下去的動力已經沒了。那他對於人世不留戀嗎?對他的小孩、父親、女友及關心他的人,他捨得嗎?或許他累了,躺在病床上的痛苦是常人所無法瞭解的。他要寫這本書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是想在死前留下一些什麼記號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回回年 的頭像
    回回年

    ‧Dream chateau § 門 的 那 一 端‧

    回回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